谁说没有“报复性消费”?只不过是你的聚焦点错了!
有人说,大家在家里都憋坏了,一旦等到经济活动恢复后,便会开始一波疯狂的消费,把那些失去的时光重新夺回来。 也有人说,由于消费者信心遭受了严重打击,出于对风险的担忧势必会降低消费支出,何来报复性消费一说; 各有各的道理! 不过,在刚刚过去的天猫“38女王节”活动,给整个市场带去了乐观的情绪。
01 线下商家纷纷转战线上“38女王节”引领消费强势回归
不过,淘宝天猫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。
如果按咨询量算的话,这次活动期间天猫KA商家平均每天收到约1.2亿条信息,是春节期间的7倍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增加了137.94%。 这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消费者依然有较强的消费意愿! 也就是说,在疫情逐渐恢复的当下,线上市场需求已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。 还有新的消费场景。 根据淘宝经济暖报显示,在过去两个月里,加入淘宝直播的新增商家环比飙升719%。其中,直播商家获得的订单总量平均每周都以20%的速度增长。 也就是说,直播成为了品牌获取用户新的手段。 另外,还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。 进入2月以来,全国有500个楼盘在淘宝直播“云卖房”吸引了200万人的围观;21位明星在家开淘宝直播“云演唱会”,吸引了400万人齐狂欢 。 这便是新的消费场景带来的市场机会。 也就是说,线下商家纷纷转战线上,并且在直播和营销节日的双带动下,消费迎来了一波强势反弹。
02 为什么没有报复性消费?真相是这样的 疫情结束后,作为消费者的你最想做什么?吃火锅?或者喝奶茶? 答案肯定是,都有! 因此,很多餐饮商家都在摩拳擦掌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这波“报复性消费”。但谁也没想到的是,这场暖风仅仅持续了大约一周。 2月20日,浙江杭州大厦购物城正式恢复营业,仅仅五个小时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100万;2月22日,郑州的一家胡辣汤开业,夸张的排队场面刷屏了微信朋友圈和抖音,甚至监管部门都特定安排人现场维持秩序。 于是,很多人纷纷表示,这场被给予了厚望的“报复性消费”,仅仅是一场假象压根就不存在。因为,刚开始就已经结束。 在高歌看来,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偏见! 为何? 你能要求原本一天只喝两杯奶茶的消费者,现在喝四杯吗?你能要求原本一天只吃三顿饭的消费者,现在吃四顿吗? 显然不能! 因为,餐饮行业的需求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范围内,是恒定不变的。也就是说,用餐饮行业为参考评判是否出现报复性消费,显然不合理。 毕竟,餐饮行业不能代表其他行业,线下行业也不能代表线上行业!
03“宅经济”下 这些领域的需求会出现爆发
第一、千方百计保证现金流,活着最重要。
什么最重要?
答案当然是现金流!
在当下的形式下,相比于利润而言,现金流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。因此,品牌除了考虑借款等融资方式之外,还可以通过“预售”和“活动促销”的方式回笼资金。
第二、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关系,建立起“战略同盟”关系。 锦上添花人家未必乐意,但是雪中送炭的恩情,一般来说却会被铭记终生。也就是说,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,有格局的企业不仅不应该向上下游要钱,反而应该向其提供援助。 在疫情期间,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的“同盟关系”,能够让自身的竞争力变得更强大。 第三、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,强化品牌存在感。 在疫情期间,千方百计的加大品牌曝光力度,即便不能增加销量,但是也可以赚个口碑和美誉度,增强品牌的存在感。等到疫情结束后,这种好感度便可以顺势转变为销量,迅速的圈主用户。 在“逆势增长”思维下,别人的眼里只有当下的困难,但是你却看到了疫情后的机遇!
|